有一种职业,看似平凡,却在平凡中透着伟大;有一种岗位,看似热烈,却在热烈中透着孤独。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铁路建设,而一条铁路建设的背后,有无数名铁路工人,他们任凭汗水湿透了衣襟,手上磨出了老茧都毫无怨言,不仅做到了以工作为重,发扬了舍小我顾大家的敬业精神。一公司长白项目部接触网一队副队长徐巧龙就是其中的代表。
“巧龙,你的心电监护仪还背着吗?”这是见到徐巧龙时项目部党工委书记朱永军说的第一句话。“这几天好多了,我没带着仪器了”。方正的脸庞,黝黑的皮肤,一双不大的眼睛里布着一道道血丝,昨晚他又熬夜到凌晨,不为别的,只为布置第二天的施工任务。
徐巧龙每天早上6点起床,和工人们一起开工,下午7点收工。吃完晚饭后,他还要跟各工长开交班会,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大到施工生产、对外协调,小到队员的吃住行,他都要操心。
在接触网277至286号支柱施工作业的时候,因为物资供应不足,导致了施工进度暂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徐巧龙从每个工点清点料具,四处“借料”,三队、四队都让他借了个遍,无米下锅的他甚至还想到了原来白城施工的剩余料。终于,徐巧龙找齐了材料,顺利完成了作业。
徐巧龙从春节上线后,就再也没回过家。“记得那天下工回来,我给家里打电话却没人接,我心里就预感到不太好,可又不敢多想。”徐巧龙谈起这件事,情绪有些低落。
后来才得知,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徐巧龙的母亲因为中风已经住院近半个月了,之前她在家输了10天液,但一直都没有好转,直到身体实在坚持不了才由家人送到医院。
“我当时得知母亲住院的消息第一时间就想着给她打个电话,可是电话接通了,妈妈在电话那边叫我的名字,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就感觉嗓子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当时那个难受啊。”说到这儿,七尺高的男儿眼睛湿润了,两行热泪从眼角滑落。
当问及徐巧龙为什么不回家看看时,他说:“不行啊,现在正是工程大干最要紧的时候,我怎么能走。”一边是自己年近七旬的母亲,一边是自己热爱的电气化事业,其中滋味也只有他才能体会。
期间徐巧龙感觉自己心脏不适,去医院检查,医生说需要休息,否则会落下心脏病。他在医院休息了三天后,毅然回到了队上。他说:“工程不能耽误,这时候我不能离开啊。”他背着心电监护仪,依然奔波在施工现场的每一个角落。
背负着家庭和工作的双重重担,徐巧龙在非常时期毅然做出了先工作后家庭的抉择,同时不能离开的还有接触网三队作业队长施志兵。
“这回开通了,可以回家看看了吧?”当问到施志兵时,他满脸疲惫,一双眼睛熬得通红。“女儿的生日要到了,上次过生日我就没能回去,我答应下次过生日给她买一个芭比娃娃,可是这次又回不去了,只希望女儿不要生我的气,娃娃我已经买好了,只等有时间寄给她。”
安广至舍利区间的施工为封闭点内施工,与既有线交叉作业,危险系数极大。为此,施志兵每天坚持到现场盯岗,跟大家一起干活,并时刻叮嘱大家要注意安全。
在安广车站硬横梁和拉线基础浇筑施工时,施志兵三个晚上连续盯岗,施工完毕后,他还要召开班后总结会,总结当天施工的完成情况,并安排第二天的施工任务。
“从今年工程开工以来一直没有回家,家里的两个孩子都由妻子来照顾,因为我不能离开,对我妻子和孩子有太多的亏欠啊。”施志兵的妻子很理解他的工作,知道5月30号就要开通送电了,每次打电话,都叮嘱他要注意身体,照顾好自己,不用担心,家里一切都好。施志兵能为有一个理解他的妻子而自豪。
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工作,就是在这平凡之中,电化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诚、实干、创新、奉献的“晓林精神”。
高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