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渝厦高铁重庆段“四电”系统集成及相关配套工程施工中,集团公司所属项目党工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
项目部党工委成立后,便组织党员积极参与“亮身份、践承诺、树旗帜”党建特色活动,通过践行对业务工作的承诺,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员工不懈奋斗,让“红色引擎”为渝厦高铁重庆段“添翼”。
安全生产的守护者:许智杰
许智杰,是项目部安全总监,今年39岁,拥有13年党龄。他历经京沪、京九、哈大、兰新、渝黔、川青等多条铁路建设,在安全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他始终坚守安全第一的原则,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力保障每位员工的生命安全。
去年4月,渝厦高铁重庆段“四电”工程开工建设。许智杰第一时间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了项目部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全员进行了多次安全教育培训。开工后,他先后组织开展了防洪防汛、消防、高空坠落、地质灾害紧急避险等多个专项应急演练,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布置了危险因素告知牌,确保每位工人都能知晓;同时,所有工点均配备了专职安全员,实时监控安全隐患;此外,还依托100余台先进的无线摄像头,构建了覆盖全线的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全天候、无死角的安全监管。
“安全无小事,祸患常积于忽微。”施工过程中,他每月都组织安全检查、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无论是临时用电设施的安装是否符合标准,还是消防安全的保障是否完备,他都亲自检查,确保每一项工作都万无一失。除此之外,他还精心组织项目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考试取证,通过4次统一组织,项目部已达到80余人的持证上岗安全员人数,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及相关规定,确保了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
牵引供电的急先锋:王强
王强,是接触网专业项目副经理,今年43岁,拥有11年党龄,已经在铁路建设领域奋斗了24年。面对复杂的协调任务和紧迫的工期,王强总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解决难题,保证现场施工不停歇。
王强主要负责重庆东至黔江区间接触网专业流水线作业。他不仅要监控每日进度,还需精心协调工程部的材料计划提报、资源配置中心的材料到货事宜,并确保与站前单位相关作业面的顺畅协作。
“每一个项目的成功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我是一名党员,就是要在关键时刻站出来、顶上去,解决困难。”12月9日下午,流水线第一作业队调整组反馈烟厂坡隧道口导高调整不出来。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带着公司技术专家到现场分析导高异常的原因,指导现场施工。问题解决后,他又赶往流水线第二作业队,检查作业范围内接触网电连接、定位器、吊弦等部件的安装情况。
施工一线的领航员:索伟程
索伟程,是接触网专业流水线第二作业队队长,毕业于重庆大学,今年38岁,拥有6年党龄。先后参与了京沪、京九、哈大、兰新、宝兰、拉林等多个新建铁路和渝贵、内六、包西等多条改造铁路的施工。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对细节的敏锐洞察,他确保了施工进度的稳步推进与质量的严格把控,同时,通过工作流程的优化,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彰显了其超群的组织协调能力。
今年10月,流水线作业队成立后,索伟程承诺:“我将努力开拓工作面,在保证现场安全的前提下,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作为队长,他不仅要负责隧道吊柱安装、接触线架设等复杂工序的盯控安排,还需时刻紧盯施工进度,确保现场的安全与质量。为此,在施工前他积极与站前单位、调度中心对接协调,提前疏通施工阻碍,确保施工有序穿插、现场作业安全高效。
“只有将每个细节做到最好,才能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有侧重地分配自己的时间,白天在现场各个点位解决施工难题,统筹推进各作业小组的施工进度,统筹协调确保整体施工进度;晚上在碰头会上,他每晚都会对当日施工进行复盘,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宝贵经验,以确保生产进度不受影响。会后,他认真整理归纳会议重点、梳理当日工作量,将最新的施工要求、次日的关键节点等信息点对点传达给各作业小组,保证了工作安排不过夜。
青年员工的先行者:白立恒
白立恒,是房建专业机电安装技术员,出生于1998年,2021年毕业后入职公司,拥有4年党龄。面对首次参与铁路项目的挑战,他勇于承担重任,积极学习并解决问题,展现了出色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项目伊始,白立恒承诺:“做工地上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争做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急先锋。”铁路房建工程纷繁复杂,专业众多,交叉施工频繁,接口问题更是层出不穷,稍有疏忽,图纸上几个专业之间的接口便可能成为被遗漏的角落。在工作中,他主动与各专业核对相关接口问题,学习其他项目优秀的施工方案,主动与业主、设计沟通重难点施工,尽可能地减少了四电房屋施工过程中因接口问题而产生的影响。
“干一项工作,最重要的是责任心。”2023年 5 月,国铁集团、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复,要求在救援站站台900米范围内设置消火栓,常规的施工方案为隧道正洞壁上明装管道及消火栓箱。考虑到渝厦高铁运行速度达到 350km/h,列车通过时所产生的压力变化和列车风附加力的长期影响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他多次和设计人员现场研讨、多方案对比,决定通过既有水沟敷设消防主管道,在避开隧道纵向施工缝的前提下,穿越电缆沟底板敷设支管,并取消常用的消火栓箱、改为消火栓硐室,完美解决了安全隐患、为后续隧道消防救援站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一名名党员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见证,更是渝厦高铁重庆段党建工作的生动体现。党员们以身作则、守诺践诺,既攻克技术难题、又激励同事共同克服困难,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他们的故事凝聚成推动高铁建设不断前进的“红色引擎”,书写着新时代的建设篇章。 马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