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帅
青春如烈火,沸腾我们满腔的热血;青春似汪洋,荡漾我们荡漾的梦想;青春像清风,抚平我们心灵的创伤;青春犹甘霖,滋润我们甜蜜的回忆……回首额哈运管生涯,许多难忘总是萦绕心间。难以忘怀的是2015年10月,运管公司呼和公司在额哈线实现了全专业综合运营维管,而我们这批铁路局劳务派遣人员在漂泊了4年后,也终于到“家”,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包头铁路职工培训基地进行岗前培训。经过整月的培训、选拔,我有幸成为赴额哈线配合动态检测试验的一员。
11月11日,随着K7911汽鸣声响起,我们离开了包头,一路向西,目的地是远在千里之外戈壁深处的额济纳旗。
次日早7点,额济纳的太阳已是“挂上枝头”,没有多余的时间修整,我们便漂浮在了漫无尽头的“搓板路”上。“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我想此时此刻的我们最能体会这句话的真谛。前行的路途颠簸起伏,机车发动机的轰鸣被远远抛在脑后,耳畔回荡的只有金属碰撞的铿锵之音,车内的众人或许从未经历过,这种“乘坐”方式竟能让人感到如此的身不由己,仿佛被撕裂成无数碎片。经过各位司机师傅的不懈努力,我们用了一天半的时间,按照每站两人的配置方案,最终我和同事老赵抵达了荒凉孤寂的黑山梁车站,那里无水、无信号、无人烟,是个名副其实的“三无”地带,刚下汽车,我们便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零下四十摄氏度的天气,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乌鸦振翅高飞,呼啸的狂风卷起阵阵沙尘,这一切仿佛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孤独与荒凉,就这样,我和老赵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坚守任务。
两个月时间很快接近尾声,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我们与施工单位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常常相互扶持,共同抵御严寒与孤独。有一次我们生活用水“枯竭”了,一个星期没有洗脸洗头,正好遇上施工单位来借东西,他们看到我们略显邋遢的模样,不禁哑然失笑。当即打电话让项目部的人给我们送过来一大桶水,这才让我们痛痛快快地洗漱了一次。这两个月里,我们不仅遭遇了野狼的窥视,还见证了成群的黄羊奔跑与狐狸觅食的生动场景。打电话要去楼顶才能勉强找到一丝飘忽不定的信号,但是最难熬的还是孤独,带的两本书早已看了三五遍。夜晚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风声夹杂着此起彼伏的狼嚎声,往常的这个时候应该是我和老赵聊天的时间,但那天两个人都格外安静,也许是想家了,也许是期盼着明天天气会好一些。
在这恶劣天气中,我们日复一日地坚守岗位,严谨执行标准化作业,每一次车机联控的精准,每一声呼唤应答的响亮,每一天迎送列车的庄重,仿佛狂风在为我们加油,暴雪在为我们助威,当列车呼啸而过,心中的疲惫与牢骚瞬间烟消云散,只留下满心的自豪与满足,觉得一切辛劳都是值得的。
两个多月的艰苦岁月随着“生命号”列车的一声风笛长鸣结束了。办公设施、基础设备、生活物品等陆续运送到沿线各车站,我们也无悔当初的选择,身为运管人,我们时刻铭记企业的优良传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坚、特别能奉献”,不管工作有多艰巨,对于我们这些90后来说就一个字“干”,就是这一个“干”字,让我们突破极限、挑战困难、协同奋进到达胜利彼岸!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巴丹吉林大漠的狂风也许会吹弯跋涉者的身躯,却永远吹不散额哈运管人执着的梦想,他们抗风沙、战严寒、斗酷暑,用无比执着的创业精神在千年壮美的胡杨林深处谱写出一段创业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