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护航高铁品牌使命 争当供电维管行业先锋

字数:3,379 2025年05月30日 生产经营
  “奋进改革新征程,建功铁路现代化”京沪高铁维管公司荣获2025年中国中铁五一劳动奖状。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公司专业化管理、维管人砥砺奋进的赞誉与肯定,更为公司奋力冲刺“十四五”圆满收官、开启“十五五”宏伟蓝图的新征程注入了强大动力。
  京沪高铁维管公司,作为由京沪高铁“四电”专业施工队伍转型而成的强劲力量,已经策马扬鞭、稳健前行十二年,不仅开创了建管一体化模式,还开创了我国长大干线高速铁路实施专业化维护管理的先河,日趋成长为我国高铁供电系统专业化维管的探索者、实践者和领航者。
  品智引领,旗耀千里
  公司党委始终紧抓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要务,强化使命担当,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党建引领作用,精心打造“品智京沪”党建品牌,深入实施“五型党委”工作体系,让党建工作成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公司党委结合建设京沪高铁标准示范线,打造“高铁维管”的专业化品牌,先后制定了“1318”战略、“1123”发展蓝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公司经营规模实现四倍增长,供电主营业务持续稳步推进,外揽工程逐年递增,新能源领域更是取得重大突破,维管和施工齐头并进、双轨运行,发展良好,专业化维管公司品牌愈发响亮。
  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维管一线,为供电设备注入“红色血液”,锻造“红色引擎”。公司党委全面部署“强党建正风气严管理”全面深化安标工区建设,开展“创岗建区”“党员先锋设备”活动,赋予了供电设备“红色属性”,促进了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公司对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其“党员先锋设备”创建经验在北京市国企党建研究会中荣获三等奖,彰显了公司在党建领域的创新与实践。公司4个基层党支部获集团公司“五星级”党支部称号,泰安党支部获股份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个工区连续8年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
  公司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着力构建企业与员工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制定干部管理制度和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制度,建立了“三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干部人才储备库,全面实施岗位能力鉴定、技能人员定期培训方案,增强企业发展能动性,多人获全路青年岗位能手。精准构建“找亮做”平台,推出“健康小屋”与“心灵驿站”等深得民心的项目和温馨举措,深入推进高铁维管特色文化建设,开辟“维管先锋”“维管榜样”员工风采专栏,设立“功臣榜”“业绩榜”先进选树载体,汇聚“家”的合力。
  专业管理,提质创效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在高铁维管探索、创新、引领之路上,公司凭借对铁路“四电”系统的先天优势,迅速将施工技术能力转化为运行管理能力,完成原始记录和运行台账的建立,实现了运行管理的无缝转化,探索出设备运营磨合期、运行整治期、系统稳定期“三期”维修规律。
  建立了接触网关键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探索设备性能衰减趋势,研判设备使用寿命,为京沪高铁大修周期提供依据。率先在全路探索运、检、修分离,形成三级扁平化运行管理、检测中心主责检测分享、分级分类维修的运检修模式,多次在全路进行经验交流。率先完成接触网精测精修先导段试验,推进修程修制改革探索,为《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的颁布提供了科学基础。全面推进京沪高铁标准示范线建设,实现了“复兴号”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350公里时速达速运行。
  公司秉承“三零一少”的核心理念,精心构建了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全方位防控体系,人防筑基,强化检查预判,提升制止能力;物防为重,确保隐患得以及时改进与消除;技防领航,实时精准掌控安全状态。科学分级、分类、分区管控,通过路地严密配合,打通铁路安全治理路地联防、群防群治的“最后一公里”;落实“四位一体”巡查机制,确保每日管内外部环境巡查全覆盖;运用大数据技术,总结出“九防”经验,为控制季节性故障的发生提供了科学的“维管气象”,研发了绝缘子水冲洗枪、绝缘子多功能防鸟罩、绝缘子防鸟套装等设备,取得了良好效果。
  公司矢志提升专业人员技能水平,倾力打造全方位培训基地,持续强化基层队伍建设;推行全员考核达标机制,确保每位员工持证上岗,并全面实施“2+3”应急抢修新模式,精心绘制京沪高铁应急抢险资源分布图,建立区域抢修联动机制。坚持以战促练,致力于持续提升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进一步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精准检测,匠心施修
  公司以缺陷管理为引领,树立“变化就是风险”“缺陷就是故障”的设备安全管理理念,对检测缺陷分级、分类独立建档,分类建账、跟踪销号,以缺陷闭环管理实现运行安全稳定。
  探索并创新设备分级分类维修模式,包括日常修、周期修和集中修三种,将缺陷细化为 A、B、C三类,并建立详细的台账体系,实施跟踪整治直至销号处理,同时对重点关键处所及单项设备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检测、检查及维护保养工作。率先实施高铁供电系统全专业集中修,总结出“三到”“三定”和单元模块化检修法、“春检夏改”“秋治冬巡”的生产组织模式,提高了维修效率和质量,兑现了“三年修一遍,一修管三年”质量承诺;检修效率实现了 30%的提升,且所有修后设备均达到了100%的合格标准。率先在运营高铁时速350公里区段实施接触线换线,实现“换线一步到位,精调一步到位,动检一次性通过”目标,完成《高铁接触线换线工法》。
  公司定期对京沪高铁供电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研判,精准定位,秉承“发现一处缺陷、消除一类隐患”的理念,分专业、分类别、分层级对各类隐患进行了全面、精准且细致的排查整治,确保设备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障设备状态达标,确保供电系统运行安全。2018年至今,连续7年消灭了铁路交通事故,故障件数和故障延时持续下降,这表明铁路安全形势持续向好,铁路交通事故得到有效控制,设备运行优良率保持在100%,处于全路领先水平。
  数智攻坚,智慧运维
  公司始终坚持科研创新服务安全生产,运用科技手段攻克维管工作中的难点与痛点,积极作为、主动出击,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为推进京沪高铁智慧运维注入“智”动力,开启了京沪高铁供电维管“智能时代”。
  公司自主研发的AT供电故障测距精度校准系统,使故测平均误差由1046米缩减至200米以内,精准定位故障位置,有效指导现场抢险,大幅缩短了故障影响时间,先后获得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铁路工程科学技术二等奖等荣誉,获国铁集团认可,并在全路推广。
  公司在四个维管段分别建立了供电系统监测检测信息中心,中心由一平台、六系统、多终端三层结构组成,充分发挥了其作为“智慧大脑”功能,对供电设备的实时监测数据、现场维修数据及6C装置检测数据进行汇总收集,以“一杆一档”为支撑,实现数据共享、风险预警、关联分析、安全总体评估等功能。
  公司研制的“星空”4C智能分析系统,可识别缺陷已涵盖全路不同高铁制式514类接触网零部件,2160类缺陷种类,识别准确率高达98%以上,在相同工作量下,系统分析效率为人工的125倍,实现了对海量数据即时分析、智能研判及迅速反馈状态信息的目标。系统已在十多个铁路局进行应用,获得认可,累计分析图片总量5亿余张,应用算法130亿余次。该系统取得发明专利授权16项,发表刊物论文10篇,荣获IDC未来企业大奖——年度未来企业中国区卓越奖、亚太区卓越奖,首都职工自主创新成果一等奖、第18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银奖、中国中铁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这些奖项的获得证明了系统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创新实力,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高铁运维数智升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示范。
  地上跑,天上飞。公司探索开发无人机智能巡检,在确保行车安全前提下开展京沪高铁线路 3D建模、外部环境监控、4C盲区补强及供电单项设备定点监测等工作,为设备巡视检查提供了新思路,打开了“天眼”,破解了部分供电设备检查巡视的棘手问题,显著提升了供电维管的科技化运用水平。
  公司先后完成课题研究48项,获得发明专利27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荣誉70余项,学会协会级奖项13项;参加第十七届中国品牌节,获评“2023中国品牌节金谱奖·高铁智慧运维领导品牌”荣誉称号,这不仅树立了行业标杆,也彰显了公司在智慧运维领域的卓越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行稳致远,品智护航。京沪维管公司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各项决策部署,持续以保证京沪高铁安全畅通为己任,发扬高铁工匠精神,坚定信心、奋发进取,坚定不移推进创新发展,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国内一流”的高铁维管专业化公司,并为此不懈努力! 张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