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施工作业人员 8月30日凌晨 3时30分,随着最后一块加厚铁垫板更换完成,这标志着由铁路工程公司参建的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唯亭至草鞋山站JD1曲线超高调整工作正式收官。这一关键工程的完成,为线路后续安全高效运营再添坚实保障。
苏州轨道交通 11 号线起于苏州工业园区唯亭站,终于昆山市花桥站,全长41.25公里,均为地下线,设站 28 座。作为中国县域首条全域穿越的地铁线路,同时也是首条与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实现对接的线路,它对促进苏沪两地通勤便捷化、推动区域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调整聚焦的 JD1 曲线,位于唯亭站至草鞋山站区间。所谓轨道曲线超高,通俗来讲就是曲线轨道外侧为适应列车转弯需求抬高的高度。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唯亭站至草鞋山站区间的 JD1曲线,原设计超高为120毫米。但自11号线与3号线实现贯通运营后,列车经过唯亭站D0105、D0106两组道岔时的进出站车速须满足限速要求,以保障行车顺畅。
频繁的速度变化,使得原有 120 毫米的轨道超高设置与列车实际行驶状态不匹配,进而加剧了钢轮与轨道的磨损问题。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钢轨和列车轮缘出现异常磨损,缩短钢轨正常使用寿命、增加线路养护成本,更会影响列车运行稳定性,给行车安全埋下隐患。
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铁路工程公司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项目组织200余名施工作业人员主动出击,直面线路改造工期紧张、隧道内光线昏暗、作业空间狭窄等多重挑战。为提升施工效率,团队首先将作业线路科学分割为10段,提前把施工材料与设备运送至轨行区空闲位置,再通过轨道排水沟将加厚铁垫板预铺到位;与此同时,对施工方案开展细致论证与优化,最终明确核心施工策略:将曲线内侧轨道的铁垫板更换为加厚型,在缓和曲线段增设橡胶垫板,并按照1‰的顺坡率逐步调整轨道高度。这些科学合理的举措,既有效加快了施工进度,又切实保障了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
此次施工历时两个“天窗点”,累计作业7小时,完成唯亭站至草鞋山站区间上下行1314米轨道的改造任务,共更换铁垫板1142处,将JD1曲线的超高值从120毫米调整至60毫米,与列车实际行驶速度实现精准匹配。
调整完成后,不仅彻底解决了钢轨与轮缘的异常磨损问题,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线路养护成本,更大幅提升了列车运行稳定性,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安全、更舒适的服务,也为苏州地铁11号线长期安全高效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丁玲 杨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