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菊:
此刻是凌晨三点,天气渐渐凉快下来,我握着你为我准备的保温杯,温热从掌心传至心底,突然想起十年前在丹大线,你蜷在信号机械室角落啃冷馒头的模样。那时我们谁都没料到,这条并肩作战的轨道,竟会铺成我们人生最浪漫的鹊桥。
还记得2013年黄韩侯铁路那场电缆敷设攻坚战吗?22天要完成110余公里的电缆敷设,作为技术员的我急得嘴上直起泡,没想到你这个初来乍到的姑娘,穿着和我同款的橙色工装,在路基未成形的泥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勘测。当我带着接头料赶赴现场时,远远看见你蹲在电缆沟边,工装后背洇出一片汗渍,像幅写意的水墨画。那天我们趴在地上接续电缆时,你发梢沾着的泥点子,在夕阳下闪着光——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个人注定要成为我媳妇的!
后来啊,我如愿追上了你,我的姑娘!在丹大线东港北的抢险夜,听说有危险,你抱着应急灯就冲进隧道,工装袖口还沾着信号楼的焊锡渣,我们背靠背守着被泥石流冲歪的电缆槽,听着彼此急促的呼吸,突然就懂了什么叫“同甘共苦”。你在机械室焊线到凌晨,我在桥隧区段巡线,对讲机里此起彼伏的“注意安全”,成了我们最私密的情话。
转战川青线那年,你白天在信号楼焊线,晚上在调度室统计数据的样子,看着你疲惫却坚定的身影,我忽然想起刚结婚就在涪秀二线抗疫保通的日子:你穿着防护服在车站奔走,边用视频哄着哭闹的大宝,边用电脑处理工作报表,屏幕蓝光映着你眼下的青黑,比任何勋章都更让我心疼。
2023年,你考取一级建造师那天,我正在川青线德胜隧道里检查信号设备,收到消息时,激动得差点被脚下的工具绊倒,想起你抱着专业书籍,蜷在项目部角落学习的模样,突然明白:原来我的妻子,才是真正在轨道上铺就星辰的人。
此刻你应该正躺在家里,忍受着剖宫产的刀口疼痛,还要强撑着给二宝喂奶。从视频中,我望着你床头堆成小山的育儿书,突然想起你在川青项目时,办公桌上永远摞着比这更高的施工规范和资料图纸,那些你偷偷抹掉的眼泪,那些你强撑着说“不累”的夜晚,都是我欠你的情书。
昨天你边哄着哭闹的二宝,边安慰我说:“有项目你就上,公司现在不容易,有公司在才会有我们一口饭吃,一起渡过难关。”当时,我多想替你按下暂停键。可你笑着说:“咱们的轨道人生,不就是永不停歇的接续点吗?”那一刻,我忽然懂得,原来最动人的情话不是“我爱你”,而是“我懂你”。
菊,等二宝满月了,等你身体恢复好了,我们带着孩子们去走一走我们定情的黄韩侯线吧,让他们看看妈妈当年焊接的线头有多整齐,摸摸爸爸当年扛着电缆走过的山梁。当复兴号呼啸而过时,我要告诉孩子们:这轨道下,藏着妈妈用焊锡点亮的星辰,藏着爸爸用汗水浇筑的月光。
此刻窗外传来轨道车启动的轰鸣,像极了我们当年在黄韩侯线初遇时的天窗点。我摸着衣兜里常年不便佩戴的婚戒,突然想起那个在信号楼驻站防护的姑娘——
谢谢你,我的妻,用十二年光阴,和我一起在钢轨上书写了这封最动人的情书。
永远与你并肩作战的丈夫:李艳飞
于2025年七夕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