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泽
凌晨两点钟,装备公司哈尔滨机械队十余名司助人员在五家车站整备车辆,等待发车,车窗外的寒气逼人,夜色浓得化不开,连续两个封闭点的作业后已是正午时分。大家三两作伴返程,到了驻地脱下黄闪闪的防护服,吃上一口热乎的饭菜,这个时候,机械队长周俊总会从一个陶质暗褐、圆润敦实的泡菜坛子中夹出几条腌制菜,切成段状摆入饭盒内,他的泡菜坛便是大伙共同的宝贝和回忆。
“咱们的日常饭菜啊也是极好的,就是油容易大,吃多了腻乎。”五家这块刚开工的时候,队上的师傅们常常念叨。机械队长周俊就萌生了一个念头,他想,要是能有个法子,让大伙吃饭时能解解腻就好了。思来想去,他便想到了用家乡的做法研制一些泡菜,酸辣利口又清爽开胃正适合当下。
腌制泡菜的事儿得到了队上大伙的一致欢迎,说干就干,先选购了一个深褐色的老陶坛和红白萝卜、豆角、黄瓜、洋姜等新鲜食材,清洗干净后,以萝卜、洋姜打底,中层放入豆角、黄瓜,顶部放些小辣椒,辅之加些八角、花椒、香叶、桂皮等调味料,将事先以矿泉水、冰糖块、盐、少量白酒调制的腌菜水注入坛内至没过菜品,最后用盐水封锁坛沿便大功告成,一周后便可食用。周俊时常轻轻揭开坛盖一角,闻香识色检查腌制情况,眼神专注,动作轻柔,这位干过雅万高铁海外项目的“硬汉”在泡菜腌制这件事上,却展现出了别样的细致与柔情。
自从有了这个泡菜坛,周俊队长腌制的泡菜便是每逢饭点不可缺少的常客,每次开饭,大家都会眼巴巴地望着周队长从泡菜坛里夹出泡菜,“泡菜来喽,利口解腻又下饭,夜里施工耗神费力,多吃两口咸的,身上才存得住劲儿哩。”塑料饭盒里的萝卜、洋姜浸染得通体闪亮、光彩诱人,夹一块品尝,那酸辣的味道充斥口腔,顿觉干涩的舌底生津,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食欲就被彻底勾了起来,搭配各种饭菜都是美味可口,成了大伙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小的泡菜坛,在我们十来人的机械队里,已俨然成为最熟悉、最亲切的风景。每当我们收工回来,浑身裹挟着深夜的寒气与机械的油污,疲惫得连眼皮都沉重地抬不起来时,这坛子便如一份默默的守候,总是等在那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大家一边吃饭就着泡菜,一边聊着工作中的趣事、生活上的琐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仿佛所有的困难和疲惫都会烟消云散,得发涩发软的四肢百骸也因这咸香而重新注入了活力。
日子一天天过去,坛子里的菜蔬如四季般轮换着更新,队上的大伙也在夜色中不断出发与归来。泡菜坛口处水封圈透明清澈,这一坛鲜亮澄澈的咸辣滋味是一次次出乘归来后的可靠回甘。原来工作中、生活里的百般滋味,终归由这种家常的腌泡菜转化为接续奋进的坚毅韧劲。
泡菜坛子已经效力了有一阵子了,它不仅满足了大家的口腹之欲,更成为连接彼此情感的纽带。在这五家站驻地的一隅角落,这人间烟火腌透的咸酸滋味,便是这群远离家乡、在钢铁轨道上奔波的夜行人温存彼此的无言凭证。